我们在谈论国漫的时候,为什么更多谈论的是2D,而不是3D?

时间:2020-11-30 20:56:53阅读:4365
现在国漫的数量是越来越多,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,3D动画的数量的增长速度,要远高于2D动画数量的增长速度,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,大家谈论国漫的时候,更多的也是在谈论一些2D国漫,而对3D国漫的谈论,来来

现在国漫的数量是越来越多,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,3D动画的数量的增长速度,要远高于2D动画数量的增长速度,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,大家谈论国漫的时候,更多的也是在谈论一些2D国漫,而对3D国漫的谈论,来来回回就热播的那几部作品,过了播出时间,就没有什么热度了。

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?为什么明明国漫中3D动画更多,但是很多人却更热衷于谈论2D动画?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。

01.2D动画先入为主

现在喜欢看动画的小伙伴,早期接触动画多是日本动画或者电视动画,日本动画多是2D这个自然不必多说,早期国内的电视动画,其实也多是2D为主,近几年才慢慢转向了3D制作,甚至一些经典IP如《神兵小将》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》新版本也都转成了3D制作。

但是看电视动画长大的那一批人,现在可能没几次打开电视的机会,而是选择观看更方便的网络动画,选择性也高了很多,又因为有着早期2D动画的影响,所以在选择动画观看的时候,潜意识可能会选择一些2D动画观看。

还有一个涉及到潜意识的问题,提到动画,离不开二次元、中二等和“二”有关的词汇,所以大家潜意识认为二次元就该是扁平的二维动画,和三维一做对比,看习惯了二维的画风,三维这种过于真实的风格,反倒不是他们喜欢的。

02.3D动画制作下限低

3D动画最难的部分并不是在建模,而是在后期的渲染,对3D动画人物进行建模的话,并不需要像2D动画一样有很高的绘画基础,然后一笔一画去勾勒作画,3D动画需要做的是用软件建立好模型,大多数时候都用不到用笔去画,而是拉出来一条又一条的辅助线,然后填充,变得立体。

2D动画制作水平哪怕是再差,也需要一张一张地去绘制,这极大考验画师的水平,即便是帧数较低的动态漫画,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绘画水平来进行制作,而且3D动画的建模,也是需要原画师先进行2D的绘制,才能按照原画进行建模的。相较而言,3D的动画制作下限就比较低,也导致了3D动画总是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。

而且3D动画和2D动画的表现力也不一样,3D动画人物模型一旦建立,动作表情不会有特别大幅度的变化,而是限定在一个范围内。2D动画则不同,它可以进行各种夸张的表现,而且能够通过绘画来使过渡更加流畅,整体而言表现力更强一些。

涉及到最终的渲染,那才是3D动画真正砸钱的地方,需要很多服务器来渲染,才能保证一部动画稳定的播出,不过对一些大佬来说,能用钱解决的问题,就不算什么大问题,所以3D动画的制作效率才会看上去比较高,相较而言,大家也就更喜欢慢工出细活的2D动画了。

03.3D动画同质化严重

正因为3D动画能为动画制作带来很高的效率,所以很多新的作品也更倾向于制作3D动画,但是也因为各家动画公司水平不一,导致出现的3D动画质量相差也是很大,不过最严重的不是这些,而是现在3D动画同质化太严重了。

为了更快更稳定的变现,很少有动画公司去做原创动画,而是喜欢根据已有的网络作品进行改编,但是现在网络作品的同质化又非常严重,所以导致最终出现的成品动画同质化非常严重,现在的3D动画大多是修仙和武侠类,基本上属于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那种,看一两部还好,看得多了,难免会感觉审美疲劳。

而2D动画则不同,2D动画有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,每一集都可能会有新的体验,可以引起大家对剧情细节的讨论,反观大家对于3D动画的讨论,则大多是动画相较于原著改动了多少,相对而言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。

结语

相较于2D和3D之间的区别,其实现在很多的2D动画中也会插入一些3D的场景,来实现更立体的表现,3D动画为了省去一些出现频次不高的建筑建模,也会使用2D贴图的方式,长此以往,更多的动画会更倾向于2D和3D相结合的制作方式。

其实对很多观众来说,2D或者3D并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一部动画能否讲好一个故事,我们实在是太缺好的故事了!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